白帶方面問題:
白帶是一種陰道的分泌液體,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來判斷是正常或異常(感染):
(1)生理性帶下:健康的婦女陰道口經常有些無色無臭、稍具黏性而不稠的液體潤澤其間,使之不乾澀,為量不多,這是正常的帶下,是生理上的需要。這種帶下,在青春期月經初潮後明顯出現,每月月經前期、排卵期、及妊娠早期會稍微增加,這是正常現象,停經後則稍微減少。
(2)病理性帶下:指帶下的量明顯增多,色、質發生異常,或有臭味,或伴有其他症狀者。
常見是感染引起,引起道感染之微生物很多,如白色念珠菌、陰道滴蟲,臨床上最常見有黴菌性陰道炎和滴蟲性陰道炎。
黴菌性陰道炎:是在人體抵抗力減弱的情況下,陰道中的黴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炎症,多見於幼女、孕婦、患糖尿病婦女及絕經後曾用較大劑量雌激素治療過的婦女。
滴蟲性陰道炎:是由滴蟲所引起的陰道炎,是一種傳染病,主要是通過男女性交、共用浴盆或便桶、互穿內褲等途徑而傳染致病,通常會交叉傳染,因此治療上還要考慮性伴侶對象,否則不容易根治。
依據您的主述:月經沒來時,會有一些分泌物,是白色的,會癢癢的來看,應該算是正常生理性白帶,還不至於是感染,因為感染後所分泌的白帶,常會伴有不雅氣味,或腐或腥臭味;顏色也會偏黃或綠;白帶出現膿稠如豆腐渣,或是成塊,或是泡沫狀。因此,妳不需要過度擔心,至於會養養的,那是因為白帶使局部陰道口潮濕加上毛髮與褲子摩擦所引發的感覺,只要注意平時衣服要通風,保持乾淨,或是稍微墊一下棉片就可以改善症狀。
最後要考慮的是,平日衛生習慣要好,注意陰部的清潔與乾燥,但不要用肥皂或消毒劑清洗陰部,因為陰部是一個弱酸性的環境,鹼性物質會破壞其酸性環境,使得正常菌種減少,增加不正常菌種增生的機會。
從中醫的養生觀點而言,對於婦科痛經和白帶問題,除用藥治療外,還須對飲食和作息等方面加以調理才能有效預防痛經和白帶復發,提供一些原則供妳參考:
(1)禁食生冷食物,如冰品、飲料等,尤其在行經期間。
(2)少吃油膩、油炸食物。
(3)少吃辛辣食物。
(4)情緒、壓力宜適當抒解。
(5)適當運動。
留言列表